现实主义与微短剧,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
(资料图片)
放在半年前,如果我们思索微短剧的现实主义题材代表作,或许只能蹦出一部《大妈的世界》。毕竟长期以来,古风、甜宠、霸总几乎可以成为微短剧的代名词。
但如今这个坚固的格局正在被打破。
不论是之前的《胡同儿》《再婚》,还是今年陆续上线的《非常警事》《谜寻》《二十九》,现实主义正在成为微短剧里一道新的风景线。
在微短剧行业走向精品化的当下,1号试图追问的是,这股现实主义的风,能否吹得更加猛烈?
一条逐渐汇聚的现实主义源流
讨论现实悬疑之前,我们需要先梳理微短剧里的现实主义源流。
去年,《传媒1号》邀请了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电视艺术促进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短视频内容工作委员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短视频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了「第一届品质短剧大赏」主题活动。在「最终推荐名单」里,获得「品质短剧」的分别是《入住请登记》《大妈的世界》《不思异:电台》。
这三部剧的一个共同特征,便是都带有现实主义的气质。
《大妈的世界》关注的是大妈们啼笑皆非的退休生活,而尽管《入住请登记》有着情景喜剧的外壳,《不思异:电台》是在「悬疑+」的路径上做创新,但它们的故事都包含着对人性的关注与现实关怀。
可见,尽管迄今为止占据微短剧市场主流的依然是古风、甜宠、霸总等类型,但微短剧与现实主义本身并不绝缘。而三部带有现实主义气质的微短剧得到众多评选者的认可,这背后也指向了一种逻辑:呼唤现实主义更多得进入微短剧领域,是因为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精品的支撑。
并且,已有从业者预见到现实主义在微短剧领域的巨大潜力。在《年度趋势词:精品化|预见2023·短剧篇》一文里,快手短剧业务负责人于轲曾表示,当下人们生活压力大,短剧应当去探索一些温馨的治愈的内容,以不夸张和不悬浮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甜」,而在去年快手推出的《胡同儿》《再婚》便是两个不错的打样。
而进入2023年,我们发现,带有现实主义气质的微短剧让我们看到了微短剧本身广阔的创新空间。
一个最显著的趋势,是以悬疑感加持现实主义内容。例如,腾讯视频「十分剧场」的「小城悬疑短剧」系列相继推出以矿区小城为背景的《谜寻》和以边陲小镇为背景的《非常警事》,抖音播出的微短剧《二十九》虽然以大众所熟知的「原配战小三」故事展开,最后呈现出的是一个关于女性成长与互助的故事,于芒果TV播出、斩获1.7亿播放量的《婚事》亦属于女性悬疑向。
微短剧编剧郭红柳将这种趋势描述为「微悬疑」。「悬疑剧的特点是节奏快、紧凑、强剧情的模式,和短剧的特点非常契合。对比长剧,在微短剧的体量里,观众能够快速地get人物关系处境,并通过高密度的剧情节奏迅速引出一个痛点或者议题。开头以微悬疑吸引观众,而后进入到现实题材,这个模式很容易爆,也比较容易复制」。在1号看来,「微悬疑」有望与「高概念」一道,成为未来微短剧内容创作的不二法门。
另一个适合现实主义题材的内容形式是情景喜剧。比如腾讯视频推出的《亲爱的乘客》,以代驾和快车司机的视角,用轻松搞笑的风格讲述温馨治愈的社会百态。
在古风甜宠霸总当道的微短剧,现实主义题材渐渐冒出了头。
走向现实主义的四个动能
那么,涌动的现实主义能够变成微短剧未来的创作潮流吗?
显然,它具备了一定的可能性基础。尤其在微短剧迈向精品化的新阶段。培育创造更多有品质的现实主义微短剧内容,有了更多的现实土壤与发展动能。
第一重动力,来自管理结构。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微短剧行业发展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在谈到网络微短剧创作时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微」而不弱,以「小切口」讲好中国故事「大主题」;其次,要「短」而不浅,以「小体量」呈现中国人民「新群像」;三就是要「剧」有品质,让「微而精、短而美」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大方向。
现实主义微短剧,无疑具备走向「微而精、短而美」的潜力股。
第二重动力,来自平台。
目前在现实主义类型上发力最多的当属腾讯视频。不论是之前的《乡村爱情之象牙山行善记》《没有案件的派出所》《大妈的世界》《我的开挂人生》,还是今年推出的《非常警事》《谜寻》《亲爱的乘客》,在题材的多元布局下,腾讯视频的「十分剧场」一直围绕「温暖现实主义」进行精品化探索。
优酷则是从已被市场所检验的成熟门类里,衍生出新的创作赛道,为内容增加现实主义气质。比如在最近举办的《开创计划2023——全力以赴,短「聚」未来》路演活动里,女性、甜宠将是未来优酷微短剧布局的重点,其中「人间清醒是女子」聚焦的是女性觉醒与温情互助的故事。
而在抖音举办的短剧畅想会上,也透露出抖音制造爆款微短剧的三大关键词:情感价值、故事价值和社会关照。其发布的片单里,「致温暖」所对应的正是现实主义题材。
第三重动力,来自于制作方。
微短剧这个风口逐渐吸引了诸多「影视大厂」的入局,包括柠萌、华策、完美世界影视、灵河文化、长信传媒、恒星引力等都以推出了自己的短剧作品。成功者如柠萌,引入了短剧团队「好有本领」,并在抖音开设了账号「ta追剧场」,专门用于短剧创作和运营。包括《二十九》《一元美容院》《从离婚开始》等抖音爆款微短剧都出自其手。
在长剧领域,打造出《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以及「小别离」系列的柠萌本就在以女性议题等现实题材范畴有多年积累,因此在微短剧这个新赛道上自然将其原先的优势进行迁移,使之与抖音微短剧的风格进行适配。
因此,对原本熟稔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大厂」来说,他们既有能力也有底蕴,无疑是将现实主义引入微短剧的中坚力量。
第四重动力,则来自于更「野生」的内容创作者。
在《非常警事》里,大漠叔叔身兼导演、编剧和主演,而他之前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短视频创作者、2021年B站评选的百大UP主以及网友口中的「琼系军阀」。从早期拍摄短视频段子,到如今转型为微短剧创作者领域的「正规军」,大漠叔叔恰是中小团队入局微短剧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为众多的剧情类视频博主入局微短剧打开了想象空间。
而在快手,占据主流的微短剧创作者这类「野生」创作者。相关数据显示,快手平台的短剧创作者数量已超过13万。
看起来,从管理结构到平台再到不同类型的短剧创作者,都具有投身微短剧现实主义创作的动力。那么,现实主义会是微短剧的下一个内容风口吗?
未必。
「分账示范效应」背后,微短剧远未定型
我们可以依据两种生态的互动关系,来判断一个内容能否成为风口。
一个是顶层设计层面的政策生态,它的特点是,既有强制性,又有灵活性。另一个则是真正涉及到内容创作的制片生态,既可以野蛮生长、各美其美,也极易形成高度的同质化。
由此来观察现实主义题材在微短剧的现状,不难发现:
一方面,政策生态的当前状态是有指导性但无强制性。
在长剧领域,对某种类型的鼓励会以非常具体的调控形势显现。譬如,让某种题材的播出量占比达到一定的比例。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对短剧的管理还未实现「长短统一标准」。
在某头部影视大厂从事短剧策划工作的小瀚向1号坦言,「我们公司没有拍摄现实题材的内在动力」。而她所在的这家「影视大厂」不论长剧还是短剧,发力点都在古偶。她告诉1号,没有动力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并没觉得古装题材在备案层面会被限制,只要没限制,我们制作短剧在题材选择上,就全凭制片人自己的喜好」。
另一方面,在较为宽松的政策生态影响下,制片生态里的内容创作导向,呈现出明显的「分账示范效应」。
尽管有平台流量分账、广告植入、招商定制、电商变现等多种形式,C端付费亦有试水,但在当下微短剧商业模式上占据主流了,无疑是平台流量分账。小瀚就直言,「公司策划微短剧时最看重的,便是当下市场里那些获得高分账的剧集」。实际上,微短剧市场的内容风口之所以会发生不断的变化,归根结底在于受「分账示范效应」的强烈影响。
小瀚向1号表示,自己所在的团队马上也准备拍摄一部民国题材。显然,诱发这个想法的是来自腾讯视频「十分剧场」的爆款民国题材短剧《招惹》。凭借第一集开场的「小妈文学」桥段,众多观众被迅速俘获,大呼「刺激」。截止目前,《招惹》分账已超800万。
同样,之前《再婚》在快手斩获超3亿的播放量后,便吸引了众多微短剧团队涌入到同类型题材。
因此,决定现实主义能否成为微短剧新风口的,或许就是一部流量高企、分账诱人的作品。毕竟,如《非常警事》这样精彩的品质作品,其超200万的分账成绩,对于吸引更多的「同路人」投身于现实主义创作,还欠了一些火候。
但在1号看来,「分账示范效应」的背后,是微短剧作为新物种依然处在一种充分自由的竞争状态,它依然有着广阔的试错空间。就以热播的《招惹》而言,单集时长达到了12-20分钟,这与曾经广电总局给出的单集时长10分钟以内的剧集作品可被定义为微短剧,又有了不同。如同民国题材等到了《招惹》,不同的题材,都期待着属于自己的《招惹》,也等待着新的《招惹》去突破既有的范式。
这种未定型的状态,才是微短剧最具有活力的时刻。
特别说明:文中小瀚为化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