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钟鼓楼的奇妙数字(主题)
(资料图片)
谭烈飞
城市钟鼓楼的起源,可上溯至秦汉时的谯门、谯楼、鼓角楼等建筑。宋代《营造法式》有“鼓钟双阙,城之定制”之说。自金元始,宫城内的钟鼓楼又称文武楼,文楼鼓楼居左东,武楼钟楼居右西。明清两代发展为呈一条直线南北纵列。
由于主要起报警和报时作用,钟鼓楼多设置在城市中心,坐北朝南,后逐渐演化为中国古代宫殿和城市中专门的报时建筑,辅以较为精准的计时器具,当仁不让地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除天文历法外的又一权力——“管理时间的权力”的重要象征。北京的钟鼓楼经历了元、明、清三代,为全城的报时中心,潜藏其间的众多数字,说来饶有趣味。
报时的108响
钟鼓楼是如何为古都北京报时的呢?据《大清会典》卷七十九记载:钟鼓楼专司更筹,清朝时隶属銮仪卫管辖。“神武门外钟鼓楼,设更鼓晨钟,每夜派校尉承值。”古代把每夜划为五更(更,是计时单位,每更等于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即:黄昏戌时曰定更,又曰起更;亥时曰二更;夜半子时曰三更;鸡鸣丑时曰四更;平旦寅时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其二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传说,鼓之击法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如此反复两遍,共计108响。
钟楼撞钟与鼓相同。每晚起更,司鼓校尉以“对灯”为号,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叫“净街”。这时,皇宫乃至京城大街小巷的更夫,手持铜锣、梆子和护身用的器具,开始上夜,以报时和守卫京城的安全。关于彼时钟楼撞钟报时,乾隆皇帝在《御制重建钟楼碑记》上有过形象描述:“当午夜严更,九衢启曙,景钟发声,与宫壶之刻漏,周庐之铃柝,疾徐相应。清宵气肃,轻飙远扬,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
击鼓撞钟为何定为108响呢?原来古人以108代表一年。明朝郎瑛《七修类稿》卷四中解释:扣108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12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古代以五日为一候,积六候为月,故一年有七十二候),合为108,象征着一年轮回,天长地久。
108这个数字还有另一重解释。道教中有36天罡和72地煞之说,阴阳衍生万物,组成一个无穷尽的世界,天上有36天罡星和72地煞星之说,108就代表108星宿。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认为108代表圆满,不少建筑中也常出现108这个数字。比如北京天坛的圜丘坛最下层栏板有108块,祈年殿每层有石栏柱108根。
钟楼近照 北京日报记者 邓伟摄
鼓楼的25面鼓
如果追溯鼓的历史,在四川新繁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市场图》中,市场中央的市楼上悬大鼓,只有一面,以鼓声作为市场开放和关闭的信号。这算是早期城市中的鼓楼形象。在北魏都城平城已设有鼓楼,郦道元《水经注》记:“北魏神瑞三年,平城内建白楼,楼甚高竦……后置大鼓于其上……”
而鼓楼中如何设置鼓,却无从可考,特别是作为都城的鼓楼其功能和作用显然与州县的鼓楼没有可比性,应该说都城的鼓楼是与国家的功能与作用密不可分的,而同样位于古都的北京鼓楼与西安鼓楼具有某种传承关系。西安鼓楼设鼓24面,鼓上面分别写的是24个节气,也就是说24面鼓对应的乃是一年的24个节气。北京的鼓楼原有更鼓25面,其中,大鼓1面,小鼓24面,这也就很好理解了,1面大鼓代表的是一年,24面小鼓代表的是一年的24个节气。但是,二十四节气与时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唐初《戊寅元历》最后附录的“二十四节气日出入时刻表”中,给出了各气昼、夜漏刻的长度以及相应的更点数。也就是说,所报的十二时辰,是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而变化,也就说,定更的时间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变化。这也体现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
再有,一些文献也有,宋代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同现在一天24小时的概念是一致的。
鼓楼近照 北京日报记者 邓伟摄
75和69级台阶
75、69,分别是北京钟楼和鼓楼内的石阶级数。
北京的钟鼓楼楼梯深长,由一层登上二层的楼梯都要连续直上60级。钟楼右拐再上15级;鼓楼右拐再上9级才能到达。各种说法太多了,其中,直的都是60级,这些容易解释: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中,60为一个轮回,在农历中,有六十甲子的概念,以天干与地支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
从鼓楼的69级台阶来看,就“6”和“9”还有解释,9是最大的阳数,我们在北京看到的最为普遍,常常被皇帝所独享。而6,则是阴数中的代表。阴数是从10到2的逆数,所以6是阴数的最中位。60年一轮回,9代表九五至尊、至高无上。无论怎么解读鼓楼内69级台阶,都足以体会其不同凡响的地位。
钟楼的75级台阶也颇有讲究。从数字上看“7”一直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数字,月亮的运转周期是28天,以7天为一个阶段,一周有7天。7和5都是阳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7”其实是阴阳与五行之和,这是儒家所谓的“和”状态,也是道家所谓的“道”与“气”,都与“善”“美”有着密切关系。“5”在《说文》中解释: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5表示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
其实在建筑上,更多的是由建筑体的构造、高度、进深所决定,也不排除,这些数字完全依附于建筑本身的要求,在规划之初并没有那么多讲究,后人附会的成分也会有的。
“九门八点一口钟”
“九门八点一口钟”是老北京的一句俗语,说的是北京内城的九个城门启闭,都要按照钟楼的钟声,每晚“定更”时关闭,至“亮更”时开启。按老规矩,这九个城门,都悬挂一个报钟点的响器,当听到钟鼓楼“定更”和“亮更”的钟鼓时,各城门就打点(“点”是一种响器,扁形,中间束腰,一端有圆孔),关闭或开启城门。可是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了北京城有八个城门挂着“点”打点,崇文门却不打“点”,而是挂着一口“城钟”,因此也就留下了“九门八点一口钟”的俗语。
崇文门为什么敲钟,不打点呢?说法有很多。相传明代刘伯温修完北京城以后,发现有龙作怪引发洪水,他借用法力将恶龙镇压于崇文门,而且告知只有待崇文门打点才可将其放出。自此后,崇文门就改成敲钟,不再打点了,这条恶龙便再无机会为祸人间。虽系传说,但崇文门确实有过一段不打点只敲钟的历史。
另有一说。当时在内城九门中,唯独崇文门与其他八座城门的启闭时间不同,因为它是监管收税的城门。明清两代,京师税务衙门就设在崇文门外路东。所以,这个城门的启闭号令与其他八个城门不同,也许只敲钟,不打点,才形成了“九门八点一口钟”这句俗语。
还有说在这九座城门中,当年九门提督府设在崇文门,所以崇文门要统领其他八门,为了区分,将崇文门上的点换成了钟,每当钟鼓楼报时,到了关门的时间,崇文门敲钟,其他八门跟着打点,这才有了“九门八点一口钟”的说法。其实,明代的九门提督由宦官担任,叫提督九门内官,主要负责看守皇宫,之后开始奉守京城大门。清代九门提督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是清朝的驻京武官,设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是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雍正七年(1729年),官署定名为“步军统领衙门”,十二年(1734年),在宣武门内京畿道正式建立衙署,九年后迁至北城帽儿胡同,要说这衙门与崇文门是没有关系的。
也有史料提到,明成祖朱棣在北京设都以后,常常因为自己在东南方——朱元璋建都的南京夺取建文帝皇位后心生不安,故而在东南方的城门挂一口钟,也有警钟长鸣之意。
钟鼓楼作为北京中轴线的北起点,是近700年古代都城功能性的代表性建筑形式,集建筑文化、礼仪文化、皇家文化、市民文化于一身,在中轴线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希望这般对钟鼓楼的研究与解读,能成为中轴线申遗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九门提督
中国古代